您现在的位置:365线路检测中心>>家庭教育状况监测中心>>家庭教育研究

    六年级:“暗示” 代替 “唠叨” 轻松应对娃娃逆反

    编辑:田海林 审核:家庭教育 来源: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15-04-20 浏览次数:

    年级是小升初的关键年级,也是孩子青春逆反第一季。在双重压力下,家长如何出招才能和孩子顺畅沟通,和平共处,最终取得双赢大结局?需要家长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,及时调整与孩子的交流策略,巧妙运用“暗示”替代“唠叨”,也许会收到奇效。

    用 “孩子偶像” 正面暗示

    也叫榜样暗示法,家长禁用“你应该”之类的命令口吻,而是通过相互对榜样人物的交流,间接地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孩子。例如,孩子做作业磨蹭,惦记动画片。家长要能沉住气,不可立即说教,应选一个轻松场合,不经意给他讲一段“某个名人”一心不二用的故事,暗示孩子做事要专注。

    用好这一招有两点考究:一是不能让孩子感觉到是在刻意讲给他听,不能用含沙射影的口吻。二是不可用家长的价值观来确定 “名人 ”,最好是选孩子十分喜欢、钦佩的“人物”作榜样。

    家长负面暗示必须矫正

    家长让孩子收拾餐桌并洗刷碗筷,可孩子扭扭捏捏不接招,家长加重语气时,孩子干脆甩手而去。儿童的天性是喜欢尝试新事物,如果我们回忆第一次让孩子尝试洗碗时,孩子大多是乐意的。之后的抵触很大原因就是来自家长的不良暗示。比如家长会在一旁 “监视” 孩子洗碗、 嫌孩子洗不干净, 甚至在外人跟前说孩子 “笨手笨脚” ……

    用好这一招需要家长对自己常采用的暗示,做一次全景扫描,找出哪些是导致孩子加重逆反的不良暗示。诸如期末考试前刻意给孩子讲“不用紧张”、看到不理想的成绩单拉长着脸等。

    留个心眼过滤社会暗示

    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,找出孩子受到的不良社会暗示, 并根据其影响程度,采取恰当的“过滤”手段。孩子每天接受着大量的社会暗示大都来自社会、学校、同伴以及网络等。

    孩子突然离家出走,家长惊愕之余,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“乖乖的”孩子,为什么就离家出走了?其实孩子离家出走前,大多受过强烈的不良暗示,一定有诸多的“蛛丝马迹”,可都被家长忽略了。孩子在家里很可能与家长交流过这个伙伴的个性、境遇, 家长应透过这些信息,察觉到孩子受到同伴的不良暗示,从而及时采取“过滤”手段,就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化解一场危机。

    作者:张余 卢美欣

365线路检测中心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
电话:023-67001769/67715619/67716119 传真:023-67006145
网址:http://www.fsxunyou.com 电子邮箱:cqspgy@126.com
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:400020

渝ICP备12008056号-2